最後更新時間 02/22/2022
為了因應我的小美好,還是決定繼續醫療專題(理由膚淺又誠懇哈哈哈哈)「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裡面的男主角最後成為了外科醫生,我有一個好朋友未來也是外科醫生,每次他分享的東西我都嘖嘖稱奇覺得興奮又刺激!! 頓時無限想像覺得外科醫生好棒阿
繼續私心分享愛歌,青春又美好~~~~聽完來切入正題吧。我想知道現在的醫生夠不夠,而各科的比率和變化又如何;咱們從專科醫師核准給證人數來著手。這是衛生福利部針對通過醫師法第七條之一「專科醫師分科及甄審辦法」的人做出的統計 。
我們能從圖表看出從民國99年到105年拿到專科醫師核准給證的人數似乎在穩定增加,但其實近年來成長率在下降,甚至呈現負成長;99年合格人數為1359人,100年為1404人,成長3.31個百分比,但從102年到103年開始下滑,102年合格人數是1513人,103年下降為1336人開始負成長,隔年繼續下降到了1034人。
外科醫生吃力不討好,成長人數不見回升
臺灣目前將專科醫師分成22科,分別為家庭醫學科(簡稱家醫科)、內科、外科、兒科、婦產科、骨科、神經科、神經外科、泌尿科、耳鼻喉科、眼科、皮膚科、精神科、復健科、整形外科、麻醉科、放射診斷科、放射腫瘤、解剖病理科科、口腔顎面外科、口腔病理科、齒顎矯正科,而成為各科專科醫生的考試方法不同,裡面各有自己的層層關卡。
我取出其中的家醫科、內科、外科、兒科、婦產科做比較,他們名列22科的前五名,成為合格的內科醫生人數於幾乎年年拔得頭籌,其次為外科、家醫科、兒科、婦產科。
值得一提的是,衛福部於102年公告「衛生福利部重點科別住院醫師津貼補助計畫」,因此能看到部分上升,所以政策是有影響的。不過到了104年可以看到這幾項科別的成長率皆明顯下降,外科到104年也未好轉,也從過去99年有138人合格到105年減少至只有63人合格。
我們來看看醫院裡真正的專科醫師人數。
整體來看,即使臺灣人數持續增加,家醫科、內科、外科的醫生也是在增加,看起來沒問題,但是臺灣總人口內的老人從89年近2百萬人 (占總人口8%) 到105年增長至3百萬人(佔總人口13%)。
臺灣正在快速步入高齡化社會,內、外科使用率只會提高,如果不想想辦法補充人力,在職醫師的工作時數勢必會延長,醫療品質就可能連帶被影響。
雖然我覺得讀外科很帥,但是我那位學醫朋友說現在讀醫科的人真的多數不願意走外科,因為醫療糾紛多、工作時數長,吃力不討好外,生活品質還很差。
重點數據:
民國102年至103年拿到專科醫生核准給證減少177人,也就是減少11.7%,呈現負成長。
民國103年至104年拿到專科醫生核准給證減少302人,減少22.6%,呈現負成長
民國89年至105年拿到專科醫生核准給證內的外科人數掉最多,從138人減少至63人
民國89年老人有近190萬人 (占總人口8%) ,99年增長為248萬(佔總人口10%),到了105年則增長至3百萬人(佔總人口13%),臺灣邁入高齡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