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時間 02/22/202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唐代詩人杜牧寫的《清明》一到清明節時總會被人拿出來說兩句。
人終將一死,隨著時代進步,人們也從避談死亡到開始願意討論,甚至生前就為死後做諸多準備,近期上映的電影動畫片「可可夜總會」、韓國的「與神同行」也都以死後為主軸展開一連串的故事。那在人間的我們會用什麼方式處理已經過世的人,死後的我們又會希望自己的身軀於何處?今天我們來看看臺灣社會過去及現在的習慣和變化吧。
臺灣遺體火化比20年成長43個百分比,環保葬1年成長133%
根據臺灣直轄市、縣(市)政府蒐集各殯儀館及內政部發布的數字,可以看到歷年的死亡人數火化比逐年增高,我們回過頭至1996年,當時火化的人只占死亡人數的52.44%,20年後竟多到96.19%,整整增加超過43個百分點。
火化後的骨灰有幾種作法,一般來說人們習慣將其放入納骨塔。不過近幾年政府持續推廣環保自然葬,效果算顯著,他們以樹葬、花葬或海葬等方式處理,像是2005年全臺有447件自然葬,到了2014年多到有3,910件,隔年更是巨幅增加到9,136,1年成長率為133%,10年來增加近20倍。
目前臺灣環保自然葬區有32處正式啟用,如陽明山「臻善園」的花葬、軍人公墓「懷樹追思園」 的樹葬等。環保自然葬的價格從免費(多半為縣市與墓園相同)、1000到10000元不等;因為政府的宣導和建設,公墓內的自然葬比日益增加,如2015年臺中市政府推動環保自然葬,樹葬收費降低至3,000元、屏東縣清查無主納骨塔移至樹葬。
不過,並非每個縣市的民眾都能有多元的殯葬服務,拿海葬來說,過去僅有臺北市、臺北縣、基隆市與桃園縣政府,每年聯合辦理一次海葬,選擇好的漲潮吉日,將亡者骨灰灑向大海。花蓮則於去年首次開辦聯合海葬。
骨骸保存占空間且價格高,民眾多數採骨灰保存
利用土葬得到的骨骸,以及直接火化遺體或火化骨骸得到的骨灰納入納骨塔依舊為大宗。不一樣的是,直接火化遺體做骨灰保存的人愈來愈多。
骨骸的保存比例於1995年占55%,10年後減少了37個百分點到17.7%,這也可以直接地說明土葬比例正在減少。何謂骨骸保存?中華文化的傳統習俗有所謂的撿骨遷葬,也就是在祖先過世後,選擇使用土葬的方式,埋葬一陣子後,讓遺體在棺木中完全腐化後選個日子挖開墳墓,由拾骨師傅撿出遺骨,使其乾燥,再裝進骨罈,置於納骨塔,一個裝骨骸的骨罈體積很大,大概是成人由腳底到大腿的高度,相當占空間。
撿完骨後有兩種處理方式:不火化或火化。骨骸火化後就成了骨灰,找一處放置或是以自然葬方式處理;骨骸甕不好找到位置存放,公立塔位骨骸甕的價位又是骨灰甕的一倍,私立塔位的骨骸甕的價位更是數10萬以上。因此,現在直接選擇骨灰的保存比例愈來越高。
死亡人數持續成長,禮儀師供不應求
死亡人數、殯儀館廳數、火化爐數的穩定成長,臺灣邁入高齡化社會眾所皆知,老年死亡人口超過7成仍在80~90歲間,儘管醫術發達,也還是未能保證長命百歲。人死亡後的遺體在經過火化、進入納骨塔前的種種儀式,皆由禮儀師規劃、主導。隨著社會人口結構的改變,禮儀師的地位日顯重要,然而,全臺目前總共只有615位,2016年被火化的屍體數有172,829具,若是大家都舉行儀式,平均一位禮儀師要服務281具遺體,感覺已經很吃不消了,未來死亡人數繼續增加,禮儀師供不應求阿。
禮儀師的英文為「Funeral Director」,也就是喪禮引導者,一場喪禮從接體開始,豎靈、入殮到出殯、火化、晉塔皆由他負責,對於喪家的關懷、禮儀諮詢、溝通也是必須的。以前的社會,禮儀師被稱作土公仔,社會地位不高,有些人選擇另一半的條件更是挑明職業不行是禮儀師。但禮儀師其實是一份很神聖的職業, 除了懂得化妝、會搬運大體,還要有同理心,把往生者當成自己親人。他們現在裝扮整齊端莊,起薪比一般行業更高,剛入門的禮儀師助理,月薪即有5到6萬元。
重要數據
全臺遺體火化比於1996年占52.44%,2006年占85.83%,2016年占85.83%
全臺環保自然葬於2005年有447件,2014年3910年,2015年9,136件,10年增加近20倍
臺灣骨灰保存於1995年占45%,骨骸保存占55%;2015年臺灣骨灰保存占82.3%,骨骸保存占17.7%
全臺禮儀師於2016年底共計有615位禮儀師,男性239人,女性376人
被火化的屍體數於2016年底共計172,829具,平均一位禮儀師服務281具遺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