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時間 04/22/2025
每年三月的聖派翠克節(Saint Patrick’s Day)一過,美國街頭巷尾、商店櫥窗就開始悄悄換裝,一個繽紛又充滿希望的節日即將登場——復活節(Easter)!
在台灣,復活節的存在感可能沒那麼高,大家對它的印象多半停留在可愛的兔子、繽紛的彩蛋和巧克力。但其實,對許多基督徒而言,復活節是僅次於聖誕節的重要宗教節日,象徵著「重生」與「希望」。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復活節的由來、傳統習俗,以及現在流行的各種活動。
復活節的由來
其實這我們得先來說說 Palm Sunday,在基督教中,復活節其實是一段更長、充滿意義的「聖週」的一部分,而一切的開端,就是——Palm Sunday(棕枝主日)。
Palm Sunday 是復活節前的那個星期日,紀念耶穌騎著驢子進入耶路撒冷的那一天。根據《聖經》記載,當耶穌進城時,民眾興奮地迎接祂,把棕櫚枝鋪在路上,就像迎接君王一樣,並高喊「和散那」(Hosanna),意思是「請拯救我們」或「讚美之聲」。因此,這一天被稱為「棕枝主日」。
這個事件不只是一場歡迎儀式,它其實揭開了耶穌人生最後一週的序幕,也就是基督教所稱的聖週(Holy Week)。接下來的幾天裡:
- 週四(Maundy Thursday):耶穌和門徒共進最後的晚餐;
- 週五(Good Friday 耶穌受難日):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象徵犧牲與救贖;
- 週日(Easter Sunday):耶穌復活,象徵新生與希望。
因此,我們說復活節是為了紀念耶穌基督在受難後第三天從死裡復活的神蹟。
《聖經》記載,耶穌在受難週的週四晚上與門徒共進最後的晚餐(就是達文西名畫《最後的晚餐》的場景)。他當時已預知自己將被出賣,而那位出賣他的門徒就是猶大。13 號星期五的由來也跟《最後的晚餐》有關,猶大是第十三位入席的門徒,也因此「13」成了不吉利的數字。 隔天星期五,耶穌被釘上十字架,這天被稱為「受難日」也就是 Good Friday,而三天後星期日,耶穌復活了。
復活節落在哪一天?
復活節沒有固定日期,而是按照「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來計算的,這也意味著它會落在每年 3 月 22 日至 4 月 25 日之間。2025年的的復活節是 4 月 20 日。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日期是依據西方基督教使用的公曆(陽曆)來計算的。但在東正教(如俄羅斯、希臘、塞爾維亞等國),則使用儒略曆來推算,因此日期通常會稍微不同。
復活節的傳統食物與習俗
傳統的復活節菜肴有羊肉,火腿,雞蛋,蘆筍,豌豆,面包、以及胡蘿蔔、蛋糕等等,其中某些只有春天的食物就像是在迎接春天的到來。
Hot Cross Buns 十字麵包
這是一種帶有甜味的水果麵包,麵包上劃有象徵耶穌十字架的白色十字。麵包裡常加入肉桂、葡萄乾等香料,據說也象徵耶穌葬禮上使用的防腐香料。

羔羊(Easter Lamb)
在猶太逾越節的傳統中,每個家庭都會宰殺羔羊用作祭祀。據希伯來聖經記載,摩西告訴以色列人,要宰殺逾越節的羔羊,並將其鮮血塗在他們的門上,上帝便會通過抹了血的門來保護以色列人免於死亡,而最終當耶穌基督成為所有人的逾越節羔羊,用死亡來贖罪,羔羊也就成了耶穌基督犧牲的象征。因此,在復活節吃羊肉也成為傳統之一。
復活節兔子(Easter Bunny)
復活節最具代表性的角色之一!兔子繁殖力強,在西方文化中是新生命與春天的象徵。同時,人們看到兔子從洞或是地下鑽出來,也象徵耶穌從墳墓復活的場景。美國許多家庭會在復活節早晨,父母裝扮成「復活節兔子」送糖果和彩蛋給小朋友,祝福健康與快樂。同時也會用兔子玩偶等裝飾房屋。

小知識:國外通常叫做 Easter Bunny ,也有少部分的人叫他 Easter Hare。 bunny 和 Hare 雖然兩個指的都是兔子,但是通常bunny 指的是比較溫馴的家兔,而 hare 則是指野兔。
彩蛋的傳統與演變
彩蛋(Easter Eggs)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美索不達米亞時期,從那裡通過東正教蔓延到東歐和西伯利亞,後來再由天主教和基督教進入歐洲,再傳到美國。
最初人們會將雞蛋染紅,是為了象徵耶穌為人流的鮮血。在耶穌去世後第三天,基督耶穌從墳墓裏復活,因此,蛋也是空墓的象征。許多東歐國家,裝飾雞蛋的過程非常復雜,人們會將雞蛋染上五顏六色,印上或畫上精致的圖案、系上彩色絲帶等。以前也很常用真的雞蛋,但現在很多人為了省事省時,也會直接買塑料假雞蛋來代替真雞蛋,裡面裝巧克力、糖果、小禮物。

而最受歡迎的活動就是——Easter Egg Hunt(找彩蛋遊戲)!
大人小孩會一起在家中或花園中尋找彩蛋,看看誰找到最多、或是誰找到的最漂亮。
而電影中的「Easter Egg」一詞,就是從這裡來的。指的是電影製作時特意藏的小細節或致敬橋段,就像是在電影裡玩「找彩蛋遊戲」一樣,讓我們感到驚喜
白宮滾彩蛋:超可愛的官方活動
每年復活節隔天,美國白宮會舉辦滾彩蛋比賽(Easter Egg Roll),這項傳統始於 1878 年。孩子們會拿著大湯匙,把彩蛋從草坪這頭推到那頭。 不只有比賽,現場還有園遊會、音樂表演、故事時間,甚至可以見到總統與第一夫人,是一個非常受到家庭喜愛的活動。

其他常見活動
復活節遊行
復活節遊行的傳統始於南北戰爭之後,遵循宗教儀式的周日散步的習俗,現在遊行活動相當熱鬧。大家會穿上正式服裝、戴上裝飾華麗的帽子(Easter Bonnet),街上有樂隊表演與花車遊行,氣氛像嘉年華。

穿新衣
穿新衣象徵新的開始。早期基督徒會在復活節前夜換上白袍,象徵潔淨與重生,如今則演變成穿新衣服、拍美美照片的好時機啦~
美國復活節連假:不只星期天
在美國,復活節不只是星期天的一天節日,對許多人來說,整個週末都是特別的時光。許多公司和學校會在復活節前的星期五,也就是 Good Friday(耶穌受難日)放假一天;有些地方甚至連復活節後的星期一(Easter Monday)也會放假,等於有個三天或四天的長週末。
這段期間,人們通常會參加教會活動、舉辦家庭聚餐,或是安排春天的小旅行。不過是否放假,會依照不同州、不同公司或學校而有所不同,有些地方放假比較普遍,有些則是照常上班上課。整體來說,這是一個讓人放慢腳步、與親友團聚的重要節日。
你們的鼓勵
是我努力堅持的動力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留言或是寫信給我,都對我是很大的鼓勵🙋♀️🙋♀️🙋♀️
也希望你能點選下方拍手圖示,幫我拍手 5 下給我支持:
這是一個不用花任何錢就能支持我的方法,只需要登入FB或是 Google 帳號,給我 5 下拍手,回饋會由 LikeCoin 基金會配發。這將鼓舞我繼續寫更多文章,也能分擔一點支付網站主機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