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時間 02/22/2022
暑假即將來到,旅行、遊學、留學季拉開序幕。照理來講,如果有錢有閒大家應該會滿心期待搶機票、準備行李上路去(還是只有我太愛玩。但不只一次耳聞好朋友不敢搭飛機!! 第一次聽見,我滿臉驚訝跟困惑,覺得怎麼可能,第二次聽見,覺得這是真的,第三次聽見,不行! 旅行如此美好怎麼可以因為不敢搭飛機而不去。因此為了說服我的好朋友來美國找我,一定要證明飛機真的真的真的比其他交通工具安全多了。
本來應該放張飛機墜落的照片,但由於本文是為鼓勵大家坐飛機,就不放驚悚畫面使大家心生恐懼,廢話好多,我們直接來看看!!
2017年飛機意外事件、傷亡人數均歷年最低
根據航空安全網(Aviation Safety Network,ASN)提供的航空事故資料,我們得知因飛機而造成的意外事故於1973年有79件到2017年減少至14件,這可是44年來的最低點!而從傷亡人數來看,1973年有2031人傷亡,到了2017年少至59人傷亡。更重要的事,這個網站的數量還包括軍機、公務機、貨機等,換言之,所以如果單算商業客機意外件數和傷亡人數只會更少。
10萬航班,5臺可能出事
接著來看飛機失事發生機率,世界銀行(The World Bank)利用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ICAO)的數據預估了全世界客機的離場次數,我們將意外事件除以離場次數(Depatures)得出失事發生機率。
圖中可以看到在1973年發生意外的機率是0.00072%,到了2016年降到0.00005%,也就是說40多年前10萬臺飛機起飛可能有70臺出事,現在10萬臺飛會有5臺出事,而以上計算的失事件數也包含軍機等,因此就客機而言失事發生機率更低。整體來說,飛機年平均出事的機率還會繼續下降,隨著科技進步,檢查飛機機體的細節只會愈來愈準確,當發生事情時,應變措施也會愈來愈完善。
此處不直接採用「失事率」乃因國際有定義失事率為每百萬架次墜機次數;一般解釋「失事」認為指航空器墬落地面造成人員死傷、航空器全毀或是半毀等。「事故」則為航空器在地面因不當操作而所造成機體發動機損壞。
諸多報告數據顯示:飛機越來越安全
我們來看看空中巴士(Airbus)1958–2016年客機意外統計分析報告(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ommercial Aviation Accidents 1958–2016)內的圖表,可以看到每年有著幾百萬的總航班當中有幾次的致命性意外。
這是失事率。
在了解搭飛機發生狀況機率愈來愈低後。來觀察搭飛機的過程中何時最危險,大部分人擔心害怕的過程是起飛和降落,其實這樣的擔憂一點也沒錯,飛機起飛後6分鐘和降落前7分鐘,被稱為「黑色13分鐘」,這兩個階段最緊張也最具風險。
1001 crash 網站提供的資料可以清楚看到他們出事的機率。意外事件發生於降落的機率占47%排名第一,發生在起飛的機率是14%為次。
而 Airbus 將搭飛機的階段分得更細,但也能看出降落和即將落地發生狀況的機率最大,再來就是起飛的階段;IATA 的報告也是這樣說。
知道這幾個階段要幹嘛呢,就是讓你可以在風險最高時候提高警覺,畢竟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如果有興趣知道各階段的全稱,可以拉到最後)。搭飛機發生意外的機率真的很低,所以不要怕!
大家如果有時間看報告,會發現裡面的事故多分成兩類致命飛航事故(Fatal occurrence)和全毀飛航事故(Hull Losses occurrence)。民航局對他們如此定義,致命飛航事故有導致人員死亡,而死亡原因不包括自然因素、自身行為、他人入侵、或因偷渡藏匿於非乘客及組員乘坐區域所導致死亡,且因為為下列情形之一所導致:1. 該人處於航空器之內。2. 該人直接觸及航 空器之任何部位,包括已自航空器機體分離之部分。3. 該人直接暴露於航空器所造成或引發之氣流中;而全毀飛航事故則為飛航事故導致航空器嚴重受損且修理超過經濟效益,全毀也包括航空器失蹤,殘骸位置未知且停止搜尋,或嚴重受損且殘骸無法取得。
文末有說明哪些機位坐的比較讓人安心。
國際民航組織(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 ICAO)為聯合國下專門管理和發展國際民用航空事務的機構。總部位在加拿大蒙特婁,成立於1947年,任務有發展航空導航的規則和技術,同時也積極分析航空安全問題。其統計報告母體龐大,分類廣泛,從起飛重量、發動機、各國家起降等不同角度分析。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 IATA)由世界許多國家航空公司所組成的大型國際組織,總部設在加拿大蒙特婁,任務有管理票價、危險品運輸等,主要角色為企業和政府溝通的橋樑,解決實際運作的問題(有點像工會)。
空中巴士(Airbus)是歐洲一家主要製造民航飛機的公司。每年會對西方國家民用飛機失事率做統計。
航空安全網(Aviation Safety Network,ASN)創立於1996年,主要搜集各地各類航空事故,像軍機、客機、貨機等,也有劫持事件統計,當中許多事件也包含照片。
資料來源:
https://aviation-safety.net/airlinesafety/industry/reports/IATA-safety-report-2017.pdf
Key Statistics
飛機意外事故於1973年有79件,到2017年減少至9件
因飛機造成傷亡人數於1973年有2031人,到了2017年少至59人
飛機於1973年發生意外的機率0.00072%,到了2016年降至0.00005%(=1973年10萬臺飛機起飛有約70臺出事,2016年10萬臺飛有5臺出事)
飛機起飛後6分鐘降落前7分鐘,稱「黑色13分鐘」
延伸閱讀:
來臺人數去年破千萬人次,連續10年穩定成長,亞洲區旅客占近九成
《旅遊觀察》首部曲- 星國與大馬僅一線之隔,一人用餐兩國價格竟相差快4倍
L Note
一開始查的時候眼花撩亂,我的意外事故並沒有細分機種,而是綜合了全部,但其實很多報告內將飛機依發動機的類型區分渦輪噴射機、渦輪螺旋槳兩種做失事比較,而螺旋槳飛機事故幾乎都比噴射飛機多;渦輪螺旋槳為原始的動力形式,省油、起降性能好、機體較小、適合短程、易受到天氣影響。噴氣式的優點是結構簡單、速度快、載客量大,但起降所需時間長,適合長程、不易受到天氣影響。
而就用途來說分為民用航空飛機和國家航空飛機。國家航空飛機指軍隊、警察、海關等使用的飛機,民用航空飛機主要是指民用飛機和直升飛機,民用飛機則又分客機、貨機和客貨兩用機。
再分享一些看到的小知識,為什麼飛機起降時,我們需要豎直椅背以及把遮陽板打開來呢?上述我們知道起降都是搭飛機過程中最危險的時候,打開遮陽板是為了讓機組人員和我們能直接觀察艙外的狀況,如果引擎失火或是機翼有異狀,能以第一時間通報機長,同時有光的時候我們比較知道什麼位置比較安全,方便移動,而包包不能放腿上、豎直椅背、桌板收起來都是希望能以最快的速度疏散,方便我們逃生。
另外,很多人都會忽略一開始航空公司播放的影片教導大家如何使用救生衣,和安全出口的位置,但是其實這些都非常重要,不怕一萬只怕萬一,真的發生事情時用最快的速度做最好的準備才是解決之道。
講了這麼多,寫這篇的目的前面說過,是為了說服我的好朋友不要怕搭飛機,過去雖然我們早就知道搭飛機發生意外的機率比開車、騎車小很多,但是在真的要找資料比較的時候發現根本超難比較,因為搭飛機的距離、次數、一次的人數、時間等都和車給人的感覺不一樣,方向盤我們也看不到,就比較沒有安全感,但!真的發生狀況的問題持續減少,而且本來就少之又少。
這裡有一個有趣的網站 SeatGuru,它是一間對各大航空公司飛機座位進行評比的公司。可以透過它先看看選什麼位置好!
機械科技界的雜誌 Popular Mechanics 曾指出,最安全的位置在飛機在後方,其次是中間,最後是前面。另外,也有報導提出建議,最平穩的座位是與機翼齊平的位置;由於飛航過程中飛機向左邊傾斜的機率較大,中部左側的靠窗座位最適合睡覺。而腿部空間最寬敞座位是緊急出口旁邊的過道座位。最後,避開廁所、備餐區、機翼處,愈靠前的位置愈安靜。而因為飛機和空氣會在外產生摩擦出現風噪。靠窗位置相對而言風噪會大一些,越靠近機尾及機身兩側的位置又會相對安靜。
無論如何,建議大家上機前運動一下或是小酌,一夜好眠起來就到了呀,想像到達目的的美好。其實真的人各有命,富貴在天,走路、開車、騎車、搭公車、捷運發生問題的機率都是有,都是緣份問題阿,把握當下好實在!(什麼結論…
飛機航行階段名稱
Preflight (PRF) 飛行前 // Engine Start/Depart (ESD) 引擎啟動
Taxi-out (TXO) 從滑出停機位置到跑道起飛 // Takeoff (TOF) 滑行
Rejected Takeoff (RTO) 放棄滑行 // Initial Climb (ICL) 最初上升
En Route Climb (ECL) 中間階段攀升// Cruise (CRZ) 巡航飛行
Descent (DST) 下降// Approach (APR) 接近路面
Go-around (GOA) 復飛,重新準備再次降落// Landing (LND) 著陸
Taxi-in (TXI) 飛機從降落在跑道至到達停機位
Arrival/Engine Shutdown (AES) 引擎關閉
Post-flight (PSF) // Flight Close (FLC) // Ground Servicing (GDS)